【以暴制暴非雙標,而是事不過三】
有人說
「當孩子被打,不該叫孩子打回去,而是應該跟老師或家長報告,既然不喜歡被打,當然不該打人家,這是雙重標準。」
理想跟現實
常常背道而馳
讓我們從霸凌的角度去解讀
不管是言語、肢體、行為霸凌
通常伴隨一個矮小、內向、怕事的受害者
如果你碰過
一定知道不管多麼大度寬容、釋出善意
這些人依然以捉弄自己為樂
《西遊記》裡說:「事不過三。」
我常提醒孩子
當對方有主動攻擊的行為
一:大聲嚇阻
二:找老師、家長申訴
但如果身旁沒能主持公道的人
或大人解決不了、想息事寧人
那「除了自己以外,誰能保護你?」
尤其是被逼到牆角
或陰暗空間
這個不恰起來怎麼辦?
拼死拼活都要反擊啊!
#反擊很重要
仔細想想
真實社會裡
是不是「惡人怕瘋子
壞人怕比他更壞的人?」
很多加害人
都是等到對方生氣
才會感到「原來他不喜歡這樣啊?」
是啊
有些惡霸總以為
說三道四是一種關心
暴力是「打是情,罵是愛」呢!
這叫 #劣根性
回擊最好的時刻
通常是“當下”
逃開危急環境後
要怎麼處理又是另一回事
這並非雙重標準
而是社會生存之道
小學的校園很大
最大的孩子12歲
最小的新生才6歲
我已經帶DA實地走過校園
告訴她哪邊不能去
碰到什麼要警覺
甚至提醒她
「老師會配合課程,帶一群學生去草叢上課,認識自然植物。」
但
「如果老師單獨帶妳去草叢,妳要拒絕!」
我們沒辦法永遠陪在孩子身邊
所以一定要培養他們
處理危機的應變能力!
當自己安全了
就有餘裕欣賞世界的美
#共勉之
#焦糖綠玫瑰